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江西新干县:管道输水+智慧灌溉”进驻试验田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0  来源:中国水利报  浏览次数:644
          江西新干县试点项目“管道输水+智慧灌溉”实行高效节水新模式,开了全省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智慧灌溉”的先河,为严格执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实现节水优先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位于新干县金川镇庙前村所属黄泥埠、胡家新、三坑等3个自然村的600多亩农田,系该县黄泥埠水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中一块特殊的试验田。

  2017年10月初,该县依托高效节水项目投资460万元,对黄泥埠水库右支渠及其下游试点灌区进行了系统改造,2018年3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通过改造,该试点灌区面貌焕然一新,灌溉供水方式有了质的提升,刷新了当地干部群众对传统灌溉供水的认知。

  变化1: 高标准改造

  改善了农田灌排耕作条件

  试点灌区田间工程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排沟渠改造、新建田间道、生产路等高标准改造,实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目标,非常适合农业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

  变化2: 高效节水

  改造令输水效率大增

  试点灌区原干支渠全部废弃改作排洪渠使用,新建成的6.7公里长的干支低压管道承担了灌溉输水任务。以前土渠多为“观音土”堆筑而成,渠堤不稳,极易渗漏,坍塌、堵塞是常事,每次抗旱放水到灌区末端,少则半天多则一天,费时费劲。现在,只需打开农渠口上的出水阀门,哗哗的水便喷涌而出。即便管道处于非充水状态,一次放水也只需两三个小时。县水利局工程师肖圣军介绍,改造后的试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9以上,远高于其他高标准农田项目,节水效果非常显著。

  变化3: 智慧灌溉

  实现由人工放水到智能遥控大转变

  以前放水须派人下去,开涵管堵涵管,实行“一把锄头”放水。如今放水只需在监控中心远程遥控干支管道首端的电动阀门,按需控制放水流量就可以了。每条干支管首端除安装有电动阀门外,还配套安装了管道流量计,并就近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干支管的放水流量数据、灌区田间工程影像均可在监控中心大屏幕实时查询、显示。

  该试点项目区灌溉面积虽不大,却开了该县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智慧灌溉”的先河,在吉安市尚属首例,在整个江西省也不多见。此举,意味着该县在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