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平塘整治后,不仅吃水方便、卫生了,就是再遇到伏旱高温天气,也不用抢水浇地了!”新石村四组村民邓世界感慨地说。
从历史上来看,重庆市渝西地区的大足,就是容易干旱、缺水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大足地处长江水系涪江、沱江的分水岭上,为溪河发源地,境内无大江大河,无过境水。据大足区统计,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9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576立方米,仅占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是重庆西部缺水严重的区域之一。
由于大足区地处河流源头,来水少、流动小,重要河流断面水质不稳定,这让区内的“清水”更显珍贵。

“民生事,无小事。山平塘整治是山区群众身边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之一,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扎实,就能切实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为此,从去年开始,大足区投资7100余万元,完成了全区27个镇街村社的1000口山坪塘整治,新增、恢复灌面1.72万亩,新增、恢复蓄水338.22万立方米,解决了5万多村民的饮水困难问题。
在推进山平塘整治过程中,大足区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严格实行一事一议、一塘一策、一塘一预算等制度,采取受益区群众和专业监理机构联合监管模式,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同时,还初步建立起区水务局、乡镇水利站、农民用水户协会、村级水管员四级监督管理机制,每完成一处工程就由村(社)落实管护人员,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努力让山平塘整治工程建得成、管得长、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