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智慧农业尚处初级阶段:需通过创新破解发展瓶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06  浏览次数:555
     从传统农业的发展来看,往往是“看天吃饭”。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向传统农业渗透,传统农业技术装备、信息化水平上等都有了显著的改变,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慧农业更是成为了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

那么,该如何理解智慧农业中的“智慧”?智慧农业发展如何?对此,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托普云平台”)董事长陈渝阳表示,目前智慧农业发展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仍需破除瓶颈。

智慧农业属“人工智能范畴”

在陈渝阳看来,“智慧”最典型的特征是会感知、会分析、会思考、会决策和会行动,这是我们人类所具备的行为特征。而智慧农业,就是让农业具备类似于我们人类所特有的这些特征,是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如当下农业物联网在种植业上的应用,以各种传感器监测农业生产中土壤、水质、病虫害等外界环境参数以及作物自身生理生态及种植规模等各种数据,通过各种网络传输到计算机系统,这就是感知;系统核心软件结合作物生长特点等各种预设条件,分析各种数据,做出生长适宜性的分析和判断,这就是分析思考;之后通过计算机指令去调控农业生产的相关设施设备,使之实现满足农业生产的运转,这就是决策和行动。

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 ”等各种技术和要素的不断整合和深化应用,智慧农业将不仅仅是体现在结合生长模型的生产调控分析决策上,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延长,还将体现在结合供求模式的产销分析决策上,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前景可期瓶颈犹在

谈到智慧农业目前的发展阶段,陈渝阳认为,从意识理念层面上说,智慧农业基本上完成了概念的导入和市场的教育。但从技术和应用的层面上来说,目前还处于有限的感知和传输、简单的思考和决策,小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限于如农业的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产业的支撑体系等因素的制约。

此外,智慧农业既然属人工智能范畴就离不开技术和产品的支撑。但在陈渝阳看来,目前智慧农业所涉及的产品的性能、质量还都有待提升。“功耗大,软硬件协同性不强,产品所能满足的需求不是市场真实需求,而是厂商臆想,难以成为农业生产日常必备的工具;此外,目前市场需求量也让产品难以规模化量产,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成本都很高,高额的成本也让很多产品是看好而不卖好;在农业科研方面,对作物的生长模型研究还不够,监测过来的数据无法针对作物原本固有的需求做适宜性的分析和决策;行业的标准以及人才体系也需要同步跟上。这些都成为了制约智慧农业发展的因素,亟须解决。”陈渝阳表示。

用创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虽然智慧农业发展瓶颈犹在,但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引来各路资本和厂商纷纷进场,从上游的芯片厂商到下游的硬件生产商开始进场并购整合,国内的一些上市公司也在收购整合智慧农业相关企业,布局智慧农业板块,蓄势待发。

陈渝阳认为,无论各路资本和厂商多么活跃,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一些创新和方法切实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一是技术应用方面创新。我们应考虑如何将热门的新技术复合应用到农业中,比如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业界最新的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农业当中去,在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实现助力,同时也给智慧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要做到产品创新,要将产品的功能与农业专业细分领域更加紧密结合,用专业化的产品对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做细致的分析和管控,应用更加专业,数据分析功能更加强大,用数据分析提升产品品质;此外,特别是在运行模式上要实现创新。小农经济是制约农业发展枷锁,那么在智慧农业领域更是需要协同的平台。目前托普云平台已经开始联合同行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广泛的合作,为业界提供更加广泛而细分的专业服务。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