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是直接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基础事业,其自身发展迈出的每一步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市自来水集团坚持从人民的需求、城市的发展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三年迈出三大步,使天津的用水条件和用水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完善地下管网改善用水环境
供水管网如同城市的血脉每天奔流不停。近几年,自来水集团始终把延伸、完善地下管网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他们一改以往依靠国家投资、等用户上门的被动作法,主动抢抓机遇、借势发展,在海河综合开发、市政道路建设、大规模旧房改造中延伸、改造管网。为支持工业战略东移建设了东丽湖等供水工程,发展了津塘二线的供水用户。在支持区县经济中扩张发展,建设了杨柳青源水管道,改造了水厂,实施了静海县远距离输水工程……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管网93.25公里,增加供水面积40平方公里,实现了管网、调度、水质协调发展。今年下半年,他们把先进的设计、精良的施工贯穿于津滨水厂、直径2600毫米南水北调干管、天钢二期扩建、钢管公司炼铁项目及生活区、华拓科技产业园区、北辰开发区及古文化街、海河音乐花园直接饮用水等重点供水工程之中,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的同时,改善了新铺管道沿线居民的用水环境。
提高输水能力严把水质关
历经百年的本市供水管网现全长4320公里,这其中服役超过20年的老旧管网占47.16%,直到不久前,还存在不少因管道锈蚀造成的供水低压片。随着本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自来水集团从2000年开始,以每年50公里的速度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使低压点、片逐年下降。在去年完成近100公里庭院小区管网的基础上,今年又利用银行贷款投资改造101片200公里的老旧管网,从而有效提高这些地区的管网压力和输水能力,改善当地居民的用水条件。目前,河东区常州里、河北区宝兴里、南开区天拖南保山里、河西区同江里及南开区林苑西里5个地区的20公里庭院小区旧管网已改造完毕,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用水条件。与中心城区的居民相比,环城地区居民对自来水改造带来的好处感受更深,由于自来水管网的不断延伸,不但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结束了东丽、津南、静海等地下水含氟高地区群众长期饮用地下水而罹患氟斑牙、氟骨症的历史,提高了百姓生活质量,控制了地面沉降,从而造福于子孙后代。
为提高水质,自来水集团狠抓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863工程”的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聘请多位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就改善源水水质、安全预处理,微量有机物、氨氮及藻类去除技术,水蚤、红虫等浮游生物的灭活及去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产供水中投入应用,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改善群众的用水条件,他们在铺设新管及旧管网改造时大量使用PCCP新型管材,以减少因锈蚀造成的水质污染。在全市管网中设置47个水压测压点,利用无线远传系统,使调度中心对管网运行状态实施实时监控,随时调整管网压力到最佳状态。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在本市率先于全国开展的水质公示中,自来水集团的各项水质指标一直高于国标水平。
完善功能持之以恒谋发展
连续被列为市政府改善群众生活二十件实事之一的自来水抄表到户改造工程,是自来水集团公司顺应用户需求推出的民心工程。自2002年开始,到目前已累计完成了131万户、共计158万具水表的转换工作,占工程总量的96%,自来水集团在进行最后冲刺的同时正在制定水表转换后的后续服务项目,以全面完成这一民心工程。在水表转换过程中,自来水集团根据实际对需要改造的老旧管网进行了彻底更新,解决了内部管网漏水的后顾之忧。同时,他们还在换表过程中推广应用了无线远传水表、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并借助科技手段推行“金卡”工程,用户只要持有银行发行的水费储蓄存折或信用卡,便可预存或划拨水费。凡此种种便民措施,实现了“抄表到户不入户、便民利民不扰民”,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化解了因水费纠纷造成的邻里矛盾,使服务手段更加人性化,适应了城市生活的快节奏。
与时俱进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自来水集团从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出发,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功能。首先是搞好“抄表到户”的后续服务,实现“抄表到户”后,由供水部门接管的全市结费水表以内的管道长达4600公里,这意味着供水部门在维护、服务方面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将成倍增加,自来水集团将为此理顺服务关系、建立精干的专业服务队伍。其次,根据国家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成立水质检测中心,加密检测的频率,同时加强对源水的预前处理,保证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送到用户家中。为满足用户在水质、水压、维修、热线投诉等方面的需求,将在23149999供水热线的基础上筹建客户服务中心,并配备GPS卫星定位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及时发现管网运行中的跑漏现象,并从最近的距离调动抢修车辆,以缩短抢修漏水的时间,真正实现对管网的监护、管理、保养、维修一体化,从而开创本市供水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