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打造“十堰模式” 领跑“智慧建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31  浏览次数:592
无线宽带进校园。
广电宽带乡村建设施工现场。

一部手机、一个“游十堰”客户端就能玩转十堰;“千里眼”全程布防,不留死角;求医看病,打开电脑就能与专家咨询;城区主干线路公交车免费WIFI实现全覆盖;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延伸10个县(市、区)、150多个市属单位、360多个街办、社区;全市城区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光纤覆盖达到95%,农村行政村宽带通达率90%,光纤覆盖率75%;城区3G信号覆盖率达98.5%,4G信号覆盖率达97.4%,乡镇4G信号全覆盖,行政村3G/4G信号覆盖率达71%。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达到53家,互联网企业快速兴起,互联网经济迅速崛起……这只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建设智慧城市,是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内涵,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我市是国家“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首批“宽带乡村”示范工程试点市,是全国百座“数字城市”推广市,是省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市,是全省唯一的“农村信息化示范市”、全省唯一的地市级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单位。近年来,市经信委贯彻落实省、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使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全面迈开新步伐。

■记者 祝梦 通讯员 师黎霞

建设“智慧项目”,变“智慧”为“惠民”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惠民,用“智慧”让百姓的生活更便利。我市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教育等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全力打造信息惠民工程。

智慧旅游建设快速推进。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了十堰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基于PC端应用的当当旅游网和十堰旅游局官网,基于手机端应用的“游十堰”手机客户端和十堰旅游微信公众号,基于投诉受理的8012301旅游服务热线,2016年我市将基本建成十堰智慧旅游体系。

智慧城管建设兼程并进。已建立起集应急指挥、网格监管、数字城管、智能呼叫、视频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完成了全城82平方公里的实景采集、14.8万件的部件普查,完整建立起“城市管理基础部件数据库”和“城市管理标准地理编码数据库”,城市部件都有了“身份证”,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智慧医疗建设大步迈进。以信息化为载体,打造智慧民生服务平台。市、县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基本搭建完成,市直医疗卫生机构正在接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部署到位,全面部署居民健康卡,推进远程医疗,采取“互联网+”模式,助推分级诊疗。

智慧交通建设蒸蒸日进。打造智慧交通综合体系,加快推进智能交通中心管控平台建设,构建公交营运智能调度监控系统,实现公交营运智能调度监控管理的全面升级,十堰城区主干线路公交车免费WIFI全覆盖。

智慧农业建设倍道而进。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培植了武当山珍、丹江口蔡家渡果园场,张湾黄龙斤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一批物联网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智慧农业整体推进。同时搭建十堰农业信息网、《十堰惠农手机报》服务平台、“农信通”和“农技110”短信平台、“农技110 ”和“农技宝”服务平台、“农业新时空”信息服务平台等五大信息平台,2015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亿元,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智慧教育建设雄飞突进。目前,我市660所规模以上中小学已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全市416个教学点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全部完成,并已有 323个连接互联网,接入率已达77.6%,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在基层学校蓬勃开展。今年我市已着手研究启动一至两所学校开展智慧校园试点。

智慧社区建设突飞猛进。已完成全省异地认证系统,城镇居民医保专网已投入使用,目前,全市社保养老及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加速推进,正积极与公安、民政、医院、殡仪馆等单位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部门业务协同,积极探讨网上认证系统,做好低保核对和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全市社保养老及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加速推进。

加快“两化融合”,打造“智慧产业”

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信息经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实施国家、省、市“两化融合”行动计划,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加快“两化融合”,不断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2015年,我市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9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达53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和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企业各1家。

同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降低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15全市应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成本控制等信息化管理的企业达到61%,应用协同办公系统达到60%。2015年企业信息化投入同比增长20 %。大部分重点企业已经成熟应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电子射频电子识别(电子标签)等应用系统,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工业制造模式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大力发展以机器人、智能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化装备制造产业。推进互联网+制造,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重点工业企业数控装备化率超过60%。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两化融合成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推进“宽带中国”,开启全民智慧新生活

将近正午,阳光逐渐炙热起来,郧阳区柳陂镇马蹄沟村村民郝良学从地里回来,习惯性地打开家里的高清互动电视,坐在沙发上舒服地看起了电视节目。郝良学说,自己能舒服地看上高清电视,都是得益于我市“宽带乡村”工程的实施。记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5月,我市宽带乡村工程已完成投资2.4亿元,光纤宽带接入行政村986个,完成宽带乡村项目行政村通宽进度的53%,覆盖用户31万户,接入用户2.3万户,覆盖用户接入比例7.4%,今年底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率将达到100%。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宽带支撑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13年8月,国务院把宽带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发展“科技含量”。

2015年,我市被纳入国家“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首批“宽带乡村”示范工程试点市。这标志着我市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信息化水平迈入新台阶。2015年8月,我市郧阳区、丹江口市、房县、竹山县、竹溪县、郧西县被纳入国家“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国家支持资金3000万元用于发展“宽带乡村”项目。

据了解,截至2016年5月,全市光缆网络总长度超过12万芯公里,增铺光缆2万芯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40G。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平均达到20M,中心城区达到100M,农村平均为8M。互联网上网人数282万人。全市城区宽带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光纤覆盖达到95%,农村行政村宽带通达率90%,光纤覆盖率75%。

在平台建设方面,2015年底,全市广电互联网出口 55G,2016年将逐步扩容至100G。在传输网络建设方面,完成省数据中心到十堰市的省干传输链路扩容,原波分传输系统由80G扩充至200G;升级十堰市本地传输干网,增铺干线光缆18000芯公里;制定出台了系列建设规范性文件,完善接入网FTTH和EOC两种主要接入技术模式,较好地保障用户12M接入带宽要求。

今年6月23日至24日,智慧湖北督查组在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实施光纤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情况、地方政府对宽带乡村建设的支持承诺兑现情况、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倍增工程情况等进行检查时,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从民生入手,大胆探索,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郧西下营村O2O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给予了高度评价。

实施电子政务,提升政府管理效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功效日益显露。近年来,为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我市强力推进电子政务工作,高标准地构建了“一个专网、两个中心”。

电子政务专网已实现全覆盖。目前,专网已覆盖10个县(市、区)、150个市属单位,并延伸到360多个街办、社区。建成集云计算、云存储、云备份于一体的云计算中心,可以同时满足150个应用系统的部署使用。新建了集网格监管、数字城管、应急指挥、智能呼叫等功能于一体现代化的多功能指挥中心,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目前网格化社管系统在线用户已涵盖了360个区属部门、街办、社区和650名网格员,系统数据库已整合收录了公安、人社等10多个部门数据信息,配套建设的十堰市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系统已联通30个市直部门、130个区直部门及129个街办、社区,形成了全覆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网络。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工作目标。

十堰政府网上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2015年9月,十堰政府网启动改版升级工作,并于2016年3月18日正式上线。改版后的政府网具备信息公开、办事服务、互动交流三大政府网站主体功能,大力整合政务资源,优化工作流程,聚合便民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申报服务等各类政务服务入口,形成完善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公开、信息公开、业务办理申请、反馈等机制,为群众提供申报、受理、咨询、投诉、举报和评议等政务服务,方便快捷的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等服务。特别是与十堰市市民服务中心对接,真正实现“网上办事”在线办理,“让数据多跑网路,让市民少走马路”。同时,升级“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和“网上问政系统”两个应用系统,新建站群内容管理系统、全文检索系统、网站监控与管理系统等3个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全市政务服务“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全程监督”的功能。

提速互联网经济,助力幸福十堰建设

“吃的、用的、穿的,足不出户通过网购就能“搞定”;上班路上搭个车绑定支付宝就能‘闪付’……”互联网对经济的拉动,远不止于此。借互联网的东风,互联网正成为十堰经济新的“基因”,互联网促使我市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新项目不断落地,新动能不断汇聚。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红利消失、产业升级阻力重重等问题,我市借力互联网,大力扶持电商产业发展,促使经济发展步入新业态。

据了解,2015年,我市电子商务产业交易额达12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0%,电商产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我市电商生态体系正快速形成。

郧西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成功入选湖北唯一的“阿里巴巴淘宝村”。以湖北小蜜蜂为代表的农特产品电商平台,以汽配人网为代表的汽配跨境电商平台,以当当旅游为代表的智慧旅游电商平台,以和和速购、好邻哥为代表的社区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形成了结构合理、多点发力的电商产业布局。

淘宝特色中国十堰馆成功上线,成为全省第5家省级馆,也是十堰农特产品唯一的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十堰香菇、木耳、绿松石等特色产品得以通过淘宝十堰馆销往全国各地。京东特产中国、苏宁易购十堰馆及县级馆纷纷上线。各县已建7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和8个农资配送中心,建成4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68个社区电商体验店,300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

十堰林安国际商贸物流电商园已签约入驻各类中小企业2000余家;十堰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成功扶持电商企业10家,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投入运营;白浪中观邮政速递物流电商基地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快递服务;竹溪鄂渝陕国际商贸物流园、竹山秦巴电商城投入运营;茅箭区、张湾区电子商务基地正在广泛招商;华西农商城、全兴置业等公司积极接洽免费提供电商创业聚集区。

回首来时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程,后劲正足。据了解,下一步,市经信委将做好智慧城市建设长远规划,突出建设为民、便民、惠民智慧项目,完善体制机制,吸纳人才队伍,广泛凝聚“智慧”的力量,全力以赴助力我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五个十堰”建设。  来源:十堰晚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