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宜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1.6亿立方米,人均资源占有量为3249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且与耕地分布、产业布局不相匹配。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是建设生态宜居宜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件。
按照计划,我市将于今年完成省级节水型城市的申报,待考核验收后,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国家级节水城市的申报,并在2018年6月底前接受检查验收。
据介绍,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包括基础管理指标和技术考核指标两大类。基础管理指标的考核标准包括城市节水规划、城市节水资金投入、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自备水管理、节水“三同时”管理和价格管理六大类,共20多项指标;技术考核指标的考核标准包括综合节水、生活节水和工业节水三大类,共16项指标。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还对申报设置了五大方面基础条件,如不达标则一票否决,分别是法规制度健全、城市节水机构规范、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制度、建立节水专项资金投入制度和全面开展创建活动五大类。 来源: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