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达小康最大难点在郊县
来自南京市统计局的“上半年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监测报告”表明,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序时进度,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3个指标未达标。但从上半年小康数据监测的结果及指标的重要程度分析,今年南京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环保水平的提升。
这份报告透露说,影响环境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城市水域功能区的水质。上半年全市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6.7%。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坦言:“目前,环保达小康的最大难点在郊县,最艰巨的任务是提升水环境质量。”
改善郊县水体水质是当务之急
记者从南京市环保局获悉,全市列入小康考核的13条水系27个断面中,有20个断面在郊县,一些水质断面时有波动,下半年达标形势不容乐观。南京市环保局给出了综合整治的办法: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截流、农业面源控制、河道疏浚清淤、沿岸垃圾清理、限制过度养殖等;严格控制各重点流域断面沿线闸门、泵站排污;对难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对小康断面水质产生影响的工业企业,坚决停产治理甚至关闭。确保全市稳定达标断面提升到20个以上。
13个污水处理厂年内启动建设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郊县水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市36家省级以下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包括配套协作区)中有33家在郊县,目前建成并运行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只有4家;全市41个重点城镇和乡镇,除淳溪、永阳、珠江、雄州、东山5个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建外,仅有浦口汤泉镇、高淳东坝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南京市委农工办负责人把“农村环境保护的压力”列为上半年郊县工作中五大压力之一,“太湖蓝藻事件警示我们,环境污染可能会颠覆全面小康成果。”
针对薄弱环节,南京市环保局已将推进城镇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下半年工作重点,并列出了时间表:年内,必须完成江宁科学园、浦口等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形成每日8万吨的处理能力,切实提高污水实际处理率;加快推进溧水永阳、六合雄州、江宁东山等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其他13个年内计划开工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必须动工,确保2008年投入运行;所有市级以上开发区必须在年内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全市工业废水达标率提升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