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市区供水管网投入使用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镀锌管道等部分管道老化、锈蚀严重,容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增加了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水质污染的风险。作为市属全资国有水务公司,东江水务有限公司(下称东江水务)秉承“安全优质供水”的服务宗旨,近年来持续推进大市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用实际行动确保东莞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管网改造紧跟“一张网”步伐
近年来,东江水务持续推进“大市区供水一张网”工作:2013年3月,并购南城水务有限公司;2014年3月,整合万江自来水厂;2015年3月,完成对东城自来水公司的产权收购。伴随着 “大市区供水一张网”格局的实现,管网改造也一刻不停地展开。
并购前,大市区供水管网普遍存在锈蚀破损、漏损率高等问题,企业亏损严重。并购后,东江水务不惜重本投入大量资金提升供水质量,保障供水安全。2009年至今,东江水务已累计投入约2.27亿元在大市区范围内改造管网、更换水表、维护管道、更新管道等,提升供水质量,受益用户约8万户。
以南城为例,该街道自然村较多,村内的供水管网多由村委自行投建,由于缺乏有效的设计及管理,管网布局凌乱且老化严重。2009年下半年,东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提议对用水问题较为严峻的南城三元里、亨美社区进行管网改造。对此,东江水务高度重视,结合16个示范小区的成功改造经验,详细制订了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
南城三元里、亨美片区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东江水务针对南城管网情况,制订管网改造计划,以自然村为界,对成片自然村进行更新改造。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南城居民享受到管网改造的成果。
目前,东江水务已完成大市区范围内供水管网老化相对严重的61个片区约758千米的供水管网改造,惠及莞城、南城、东城、万江及寮步广大市民。
试点先行 积累经验
管网改造千头万绪,如何有序推进呢?东江水务以典型小区为试点,并坚持“三个优先”:优先选取供水管网管道老化严重的区域;优先选取投资少、见效快的区域;优先选取具有示范意义的区域,如学校、医院等。
2009年,该公司投入5000万专项资金,将步步高片区、花园新村片区、创业新村片区等16个有代表性的片区作为供水管网改造示范小区。初期,工程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多道“难题”摆在面前,首先就是争取市民的理解。为此,东江水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视察,借助媒体力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赢得各方一致的支持。
面对施工报建过程复杂这一情况,东江水务提前准备,加强沟通,确保施工计划能顺利实施。同时,致力提高改造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东莞老旧式管网的改造方法,配合积极的检漏技术,降低管网漏损率,使“放心水”得到双重保护。
2010年6月,16个示范小区的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经水质化验及水压检测,数据均显示水质、水压相比改造前大幅提升,黄水、锈水、水压低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管网改造带来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此基础上,东江水务累积了丰富经验,以点带面,根据轻重缓急、公平有序、平稳较快的原则,逐步推进整个大市区的管网改造,让更多市民受惠。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