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市发改局表示,主要受全市供水“一张网”和经营“一体化”进展较慢所影响,而今年有望实现水价统一并完善阶梯水价。
32个镇街水价标准23个
同城不同价,32个镇街水价标准竟超过20个。根据市发改局提供的各镇街水价表,记者发现,各镇街水价标准相差甚远,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种用水或趸售价格定价上都有较大差异。
以居民用水为例,最高的凤岗镇水价高达1.95元一吨,而最低石碣、石排、高埗、企石则仅需1.4元一吨,一吨水价差近4成,为0.55元。而非居民用水上价格差别也较大,从1.5元至2.35元一吨不等,仍是凤岗非居民用水价格最高。而特种用水水价多镇街已达成一致,多为3.5元一吨,但在水价标准从2010年9月实施至今的石排镇,则仅需2元一吨。记者细数了一下,32个镇街中,不同的水价标准多达23个,部分相邻镇街在不同细分的用水上,水价都有一定差异。
“水价差别这么大,对市民来说就不大公平了”,市民刘小姐就表示,尽管水价标准不高,但定价有差别就会带来不公平性。在刘小姐看来,水价高低应跟供水质量不会有直接关系。“大城区定价那么低,镇街居民水质难道会比市区还好”,刘小姐表示,每次公布的水质公告,村镇供水公司的水质明显会差一些,但大部分高价水却以镇街的居多。
记者发现,居民用水中,水价较高的镇街包括凤岗(1.95元一吨),塘厦(1.85元一吨),黄江(1.80元一吨),都在1.8元以上,而大城区的居民水价为1.58元一吨而已。
今年有望实现水价统一
对此,市发改局表示,这主要是全市供水“一张网”和经营“一体化”进展无法提速所致。记者了解到,城市供水价格是由供水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而东莞市水价也是在各供水企业供水成本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的。
但由于目前东莞水源结构多样,原水、制水成本差异较大,直接导致了各镇街水价不一的怪现状。市发改局表示,目前东莞市供水企业水源和供水模式多样,不仅包括了直接购买净水转供、在东江直接取水制水、利用东深供水工程原水、利用水库水等,有些供水企业甚至多种水源混合利用,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原水成本、制水成本差异很大。另外,东莞供水经营主体不一,成本差异较大也让水价无法得到统一。当前东莞市各镇街供水主体不一,管网不相通,由于供水规模、管网建设、经营管理、售水量等情况不同,使得各供水企业供水成本高低不一,进而影响了水价。
对于这种水价不一的怪现状,东莞发改部门也准备改善了,要尽快实现全市水价同城同价。根据计划,今年东莞发改部门将结合水资源费调整和供水成本等变化情况,按水源结构、供水模式等划分不同区域,分区制订供水价格调整方案,尽量实现区域内居民水价统一。与此同时,还将按照国家关于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东莞阶梯水价制度。另外,东江水厂正在逐步整合镇街村级水厂,未来,镇区水质水价都将更优化。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