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线队员(左)带着记者在工地里穿行
□记者刘瑶贺笑天文记者洪波摄影
核心提示|当别的女人花枝招展坐在办公室时,她们却紧裹工装,走在尘土弥漫的工地上。坑洼不平的工地,裙子、高跟鞋只能束之高阁,忍不住买的裙子,一次也没穿过……她们就是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管网处的巡线队员。是什么力量让她们坚持在守护供水管网的一线?她们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甘与苦?“三八”妇女节前夕,大河报两位女记者实地体验了一把“巡线娘子军”的平凡与艰辛。
看看她们工作上的愁与烦
上班不喝水,厕所太难找
3月6日上午8点35分,本报记者来到了郑州市庆丰街与陇海路交叉口,在陇海路高架配套设施建设工地里,黑黑瘦瘦的陈娟也刚刚把电动车停好。春节刚过,施工还未全面展开,工地上只稀稀拉拉站着五六个人,他们显然视陈娟为“熟客”,省略了寒暄,直入主题。“啥时候能把水停了啊?我们赶着五一完工呢!”“我估计起码还得一个月。”“不行不行,那也太慢了。”
施工方要赶进度,自来水公司要保供水,权衡博弈,这对十年前的陈娟来说不可想象,“我以前可内向了,根本不可能和工地上的人打交道。现在嘴皮子溜多了,时不时就得跟他们‘讨价还价’!”
正说着,陈娟的电话突然响了,“好,我这就过去看看。”原来,是二十分钟前刚路过的陇海路与京广路交叉口东南角一处工地的项目部李经理打来的,他请陈娟过去判断刚挖出的一条管道是否属于自来水公司。
展开每天随身携带、折痕处几乎要断开的陇海路高架图纸几经查找,又掏出公司配备的平板电脑对比管网图,陈娟还是不能肯定这条管子的“出身”。在附近有工作的自来水管线抢修队赵队长恰好出现救了急,“是供水管线,我们上报后抓紧制定改线计划吧。”
然而,说起来轻松的“改线”,却远没有想象简单,尽管真干起来只需半天时间,上报、定方案、确定责任、走手续,整个流程下来也得至少十天。“如果是800毫米粗的大管子,我们就得在跟前盯着,生怕施工弄坏了。”陈娟苦笑,“要不然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总在想是不是还有哪些地方没给工地的人交代到。”
说起巡线员,李经理忍不住插嘴道:“管子是血管,她们就是医生,看病诊断,有时候还得手术剥离!”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陈娟已经巡查了3个施工标段,然而这只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当陇海路上几个已经开工的工地巡查得差不多了,陈娟上车就朝路边一个加油站骑去,“稍等我会,上个厕所。”出来后,她不好意思地说,“上班一般不喝水,厕所太难找。”
一边受着气,一边解决问题
上午近10时,本报记者又来到陇海路与一马路交叉口——高架桥工程现场,眼前的工地正在施工,尘土飞扬。一辆电动车稳稳地停在记者身旁,“你就是大河报记者吧?走,干活儿去!”45岁的女子巡线队队员石林,十分爽快,立马指着高架桥施工工地给记者布置了任务:上午就在这儿巡查,看看管线有没有漏水。这个工地,石林总共来过多少次,她自己也记不清,“从去年年初,项目进场开始,除了休息日,每天都会来巡线。”
走进工地,石林就像移动的雷达,能马上准确定位出冒水点的位置。不过,想要近距离勘测,还需翻越一个小“山坡”,小心谨慎的石林在确认周边没有渗水和塌陷后,才敢迈出脚,往坡上爬。“慢点,路不平,小心崴脚。”石林边提醒记者边自言自语,这个漏水点,几天前就已上报,为啥还没解决?
较真的她再次拨通了维修队的电话,当被告知这根老管马上会被新管取代后,石林长出一口气,无奈地说:“水还是浪费了,真可惜!”
在陇海路与南关街交叉口路南处,“哗啦啦”的流水声特别大,周边区域已被淹成河。“这又是咋回事?”石林严肃地向施工方负责人询问情况。对方称,他们也没办法,因为冒水,工程至今也无法交工,还催促着石林让赶紧帮着解决问题。
见到负责人态度不友善,记者有些沉不住气、准备上前理论,一旁的石林却并不急躁,忍着脾气,向维修处上报现场情况。按说她已履行了责任,可以继续巡查下一地点了,可她还是较上了真,“这水白花花地流,真是看不下去”,石林说着,继续连拨了几个相关部门的电话,直到有人答应马上来现场勘查维修后,她才肯罢休。
“我就是这性格,爱管闲事,没少受气。”石林说,每次开工前,工地负责人都要签一份施工告知书,提醒施工方在作业时,要留意自来水管道,有时对方怕承担责任,说啥也不签,还会说难听话。就这样,她一干就是五年多。
爱美的她,买的裙子一次没穿过 水管线巡线队员整天与工地打交道,漂亮衣服只能看不能穿
巡线员带着记者巡视各个工地
工地上爬高上低,裙子、高跟鞋只能束之高阁
哪儿脏往哪去,这可不是在说“熊孩子”,而是包括陈娟在内的34位自来水管线巡线队员。郑州城市框架拉大,各项市政工程立体展开,保护自来水管线不受施工伤害,每天走访观察各个工地,成了陈娟们工作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从2006年巡线队组建起,陈娟就是其中一员,“元老级”的她对记者说:“从南三环高架开始,工程一个接一个,现在我一看到报纸上登哪里又开工了就发怵。”
到了坑洼不平的工地就得靠双脚,爬高上低,什么裙子、高跟鞋之类只能束之高阁。“去年国庆趁着打折,我忍不住买了条裙子,一次也没穿过。”陈娟说,公司规定工作时只能穿工装,她和同事们再也没有打扮的心思,“现在买衣服全都休闲风了。”由于受不了巡线队的苦,不少同事都想办法调去别的部门了,“有两个同事一调走,裙子也穿上了,还做头发,变得可洋气。”
“现在是刚过完年工人少,平常你来工地,他们都到处尿。”尽管很尴尬,陈娟仍然坚持干。还好丈夫理解她,晚上如需要去偏僻的工地,他都会尽可能陪伴。
哪有女人不爱美,可没时间穿好看的衣服
石林负责巡线的区域离火车站银基商贸城很近,这让她身边的朋友十分羡慕,因为能在那里淘到不少好看的衣服。不过,虽然有便利,但石林很少光顾。
“干这活,没法打扮,一年四季都是工装,用不着买新衣服。”石林笑着说,整天与工地打交道,下班没点,哪还有时间穿好看衣服?“我也爱美啊!女人哪有不爱美的?”生活中,石林觉得最亏欠的还是孩子。忙起来就没了下班的点,这对石林来说是家常便饭。上高二的儿子,放学后盼着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这种期望多数会落空,而他午饭吃得最多的,就是石林凑合着下的方便面。有时,儿子也会问:“妈妈为啥不炒点肉?”石林总会说:“没时间。”
“都是当妈的,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石林说,干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好在家人都支持,“真等退休了,可能我还不习惯呢!”
46岁的杨君,因为常年骑电动车患上了滑膜炎,记者在工人路见到她时,13摄氏度的气温里,她却还紧裹着保暖裤、鸭绒裤、工装加绒防风裤,又套上了棉护膝和挡风棉被。“以前年轻不在乎,受凉了才知道。最热的伏天我还得穿秋裤呢。”杨君说,“说不羡慕人家坐办公室的女的,那都是假话,可谁让咱干了这行呢,干了就得做好,不然心里不踏实!”
编后
专属女人的节日过去了,手中的鲜花余香渐淡,耳边的祝福归于沉寂。再睁开眼睛时,她们仍会像往常一样按时来到自己的岗位上,在第一线保障着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却也最容易成为生活中的隐形人——只要不停水,没人会想起她们。但在这身工作服的背后,她们也是寻常女子、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半边天”作用,展现了女性的风采。我们向这样的人致敬,向所有忙碌着的女人们,诚挚地道一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