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我市农村污水处理用上高科技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06  浏览次数:353

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市“看特色看变化”流动现场会,全面检阅2014年全市各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富民工程的新项目、新特色、新变化,总结交流发展升级好办法、好经验,并召开2014年度科学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为充分延伸全市“看特色看变化”流动现场会成果,今日起,本报推出“看发展看后劲看生态看民生――发展升级?重点项目记者行”专栏,展现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的战略思路,谋定而动、沉静发展,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努力形成全市加快发展升级的生动局面,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鼓与呼。

本报讯(曾双全、记者邓勇伟)“村里的各类污水集中到这里,通过净化处理后都成了清水流入河沟,为农田灌溉蓄积了水源。”3月3日,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新民村村民黄仁隆兴奋地指着村边一块方形水池告诉记者。而这正是两天前全市“看特色看变化”流动现场会上,被与会代表齐点赞的新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针对以往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收集难、处理难的种种困惑,去年以来,峡江县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通过外出学习、网络查询等方式,成功引进了广东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公司,率先在金坪民族乡新民村建起人工湿地处理工程,为该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找到了“出路”。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近20平方米的方形水池里,并排四列种上了美人蕉、芦苇等植物。“别看只是简单地栽种了一些植物,其实这块‘湿地’大有乾坤,它是一套生活污水无动力一体化处理设施,日处理生活污水量50立方米。”工程负责人徐小明指着眼前的“人工湿地”说。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