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水质性饮水不安全人口主要分布于高氟水区、苦咸水区、污染水区,缺水性饮水不安全人口主要分布于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大多数农民还比较贫穷的偏远山区。2005年,经全面详细普查、检测、分析,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省、十堰市严格复核后认定我市现状调查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3.03万人。经我局积极争取,2006年解决了2.32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计划今年再解决2.1万人。
该市农村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水性地方病突出、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危害了农村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群众生活质量、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丹江口市饮水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全市年均径流深为243.9毫米,平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27毫米,径流总量为25.81亿立方米。由于山高坡陡,水利化程度低,全年降水大部分又集中在汛期,除水利工程在汛期拦蓄一小部分水外,绝大部分都以径流的形式流走,实在可惜。目前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水的问题是一个制约“瓶颈”。要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饮水安全保障等基础条件必须完善。
据丹江口市水务局局长郑文君介绍,我局把解决农民饮水安全作为全市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精心规划,周密组织,加大工作力度和工程进度。一是要因地制宜,严把项目设计关。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优化设计”的要求。根据村组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二是要拓宽投资渠道,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三是要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实行项目“五制”,严把材料设备进入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四是要开拓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