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18名自来水检漏工 为郑州城市供水夜夜“听诊把脉”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30  浏览次数:488
    天黑了,人静了,俩大老爷们儿,开始在郑州街头遛弯了。他们并排行走,步伐缓慢,手拿“长棍”,一个还戴着硕大的耳机,各自遛自己的,几乎没啥交流。他们从22时到次日凌晨3时,见井盖就掀,逢小巷必入。他俩干啥呢?原来,他们是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的“检漏工”,一位是40岁的赵云朝,另一位是27岁的穆禧顺。

 

    □东方今报记者孙川川 实习生李一龙/文记者袁晓强/图

    【目击】

    师徒巡诊水管 师傅已干了10年

    前日23时30分,郑州市桐柏南路东侧人行道上,赵云朝和穆禧顺“巡诊”到这个路段。22时开始出工,他俩就这样一直溜达。赵云朝已经干了10年,27岁的穆禧顺干了4年。

    每个工作日的夜里22时到次日凌晨3时,他俩都按照既定的工作区,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听诊地下自来水管的跑冒滴漏。

    “全凭两条腿,权当遛弯了。”赵云朝说,他干了10年,最费的是鞋。

    穆禧顺是赵云朝的徒弟,4年来,他几乎每晚都跟着师傅工作,27岁的穆禧顺本科一毕业,就做了“检漏工”,跟黑夜做伴。穆禧顺说:“这个没教科书,全凭师傅带。”

    【责任】

    检测区域不重复 不留工作死角

    前日23时46分,赵云朝和穆禧顺在郑州市中原区地税局对面,发现了一处“漏点”,而他们的工资考核,则和发现的“漏点”挂钩。

    对了,这一晚,他俩遛弯的路线是绕着桐柏路、陇海路、嵩山路、淮河路,整整走了一个“口”字形;而第二晚,他俩的工作区域就换到了嵩山路以东、大学路以西、中原路以南、淮河路以北。

    “不重复,这样虽然麻烦,但从制度上把所有的漏洞给堵死了。”赵云朝说,一个严谨的制度,是一个团队健康运转的保障。

    【心声】

    最怕冬天天太冷 夏天天太热

    绕着既定的工作区域,仔细听了一圈,这一路上,穆禧顺掀了100个左右的井盖。昨日凌晨3时,工作结束了,这对师徒搭档,已经出了不少汗。

    赵云朝说,他觉得检漏工最难的地方在于冬天天太冷、夏天天太热,“能难受死人。”他说。穆禧顺说,他认为“检漏工”最难的是黑白颠倒的时差。

    他俩都结婚了,都有了孩子,他们说,媳妇儿支持不支持不说,但至少都不反对。

    检漏工有个唯一的好处,每逢刮大风下雨天,由于声音的因素,都无法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偷懒”几天了。

    全郑州市,他们师徒和其他16名同事,每年都可查出市政管道暗漏300多处。全市管径100毫米以上的自来水管道有2800多公里长,平均下来,每组“检漏工”每天要检测供水管道5至8公里,行走20公里左右。此外,还要对市区300余公里的管径在500毫米以上的供水管网,每月重点检测一遍。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