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研究深隧道方案
为大雨量时排水找出路
早报记者 李继成
夏秋季节,上海也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除了会遇到高温、台风,还经常有暴雨的光顾。暴雨过后,一些地区总会有积水,受淹地区的人们总希望排水能快些再快些。而现实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暴雨天里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雨水都排出去做到不积水。
“对于城市地面的排水,并不能仅仅盯住一个‘排’字。”昨天,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俞士静表示,对于雨水还应该采用包括削渗蓄用在内的综合管理措施,以从源头上减少地表的径流量,减少积水。同时,为给雨水有更大的储藏空间,提高排水能力,也正在进行深隧道方面的研究。
不能只盯住一个“排”字
雨水从天而降,浸润了土地,再蒸发,再降落,是一个自然的循环过程。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高强度开发,出现了更多的水泥路面等硬地面,让雨水难以渗入土壤。一旦降雨量过大,超过了排水能力,积水就不可避免。
俞士静告诉记者,路面积水说明雨水落下后形成了较大的地表径流量,以前城市开发强度不高的时候,周围有很多的田野、水塘和河流,都可以接纳雨水,减轻地面径流量,从而降低城市排水的压力。从生态开发的角度来说,开发后的地表径流量不应该超过开放前的地表径流量,但基本上难以做到,不过仍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去减少积水。
国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中提出,雨水综合管理应按照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控制面源污染、防治内涝灾害、提高雨水利用程度。“所谓雨水综合管理,就是要采取排削渗蓄用等多种办法,而不是简单地一味提高城市排水标准。”
据了解,国外城市有不少公共绿地、球场等,地势往往会低于地面,有些道路中间还有集水沟。俞士静表示,这就相当于让这些低洼的地方“盛水”,还比如道路中间的隔离带,可以做得比路面低一些,也可以盛一些雨水,如果再加上一些能渗水的路面,比如停车场不用水泥地面等等,总之要使雨水不至于全部汇集到地面上,起到一个蓄水池的作用,从源头上削减了地表径流量。同时,对一些干旱的城市来说,雨水又是珍贵的水资源,通过建设一些专门的蓄水池,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用于洒马路、浇绿化、冲厕所等,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起到节水的目的。
研究深隧道提高排水能力
虽然上海地势比较低,但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能力。
据了解,上海其实采用的是“围起来打出去”的办法——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利用防汛墙的挡水作用,下雨时用水泵将路面上流淌下来的雨水集中,如果遇到低潮位时,可以自流进入河道,而高潮位时就利用水泵打出去。虽然上海很多地方的管网一般按一年一遇的暴雨设计,也就是36毫米/小时,但上海每两三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一个泵站,加上泵站排水能力能够再有所提高。而一些重要的地区,排水能力的设计是按照3至5年一遇甚至更高的标准设计。
俞士静透露,目前国内的一些城市已经从污水处理、河道整治逐渐转变到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城市防洪排涝的水平。除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求有雨水综合管理的理念外,还需要有一些工程性的措施。
俞士静认为,上海在一些薄弱地区的排水设施仍需要得到加强,尤其是地势低的地区,老城厢地区,而要整体性地提高城市的排水标准,仍有相当难度。现有埋在地下的排水灌渠,如果都要换成更大口径的管道,不仅投入很大,而且对交通、环境也会有较大影响。而加大水泵的抽水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能耗。
据悉,像北京、广州等城市都在对如何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行研究,上海也正在进行深隧道方案的研究。“从地表到地下20米的这个区间,基本上都被各种管线以及地铁、地道等占用,因此用于排水系统的隧道直径大,埋得也更深,而隧道能与各个区域的总管连通,当遇到雨量大河道‘盛’不下的时候,可以将雨水送入深隧道内,雨后再排出去,就像日本有的城市在河道下方还建一条隧道,等于起到了第二条河道的作用。当然进入深隧道的雨水应该事先经过处理,消除初期雨水中的污染,以便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
“先地下后地上”需坚持
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积水成灾的经历,也采取了很多应对的措施,而对于城市建设来说,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先地下后地上”。
“尤其是对一些新建的区域来说,更应该坚持先地下后地上,要使城市的排水设施、排水能力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匹配。”俞士静同时强调,对现有的排水设施来说,维修保养也很重要,比如已有的下水道,要勤于疏通,防止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堵塞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