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化国家,因有早期大量的投资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能力建设,大部分河流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障和促进了经济增长。这种情景被称为控制利用了水文条件。
????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中等经济发达国家,投资主要集中在水利基础设施上,而在管理能力建设方面则很少。结果是经济仍然容易受到洪水和干旱等灾难的损害。这种情景被称为经济增长受到水文条件的妨碍和制约。
????对于最不发达的国家,如许多非洲国家,降雨不均加上基础设施、机构和人员能力都严重不足,且经常发生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其经济增长便完全受制于水文条件。
????水安全性是指水在水量和水质上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以及社会可以接受的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测的灾害风险(包括极端干旱和洪水)。当水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破坏经济),或者说当水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是有利的,就达到了水安全性。达到基本的水安全性,需要满足水利基础设施和机构体制建设的最低标准。相比工业化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充足的投资来达到水利建设的最低标准,制约了其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
????合理增长是指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发展。合理的增长方式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求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在人类追求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社会与文化的完整性以及环境可持续性之间努力达到最佳的可接受的平衡。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损害了水生生态与环境。在发达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已非常成熟,其重点则放在水环境保护上。
????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需的。讨论中普遍呼吁要寻求多种途径,为水利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 ????在南美地区,灌溉水的利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泛美发展银行发现最需要供水投资的国家,往往机构体制管理薄弱和税收水平低下,因而呼吁开发多种途径的可持续的水利设施投资方式。
????“确保大坝作为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专题研讨会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对于大坝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要有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处理。好的大坝建设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然而,追求没有任何环境和生态负面影响的大坝必然会增加管理成本和投资风险。
????许多研讨会上交流的地方行动经验中都提到了能力建设和公共参与。约旦强调公众在水项目规划、计划阶段的参与,通过国家、地方至社区各级机构组织培训、交流、讨论及信息服务等,开展终端用水户、穷人的有关能力建设,在解决当地生活用水、改善卫生条件、减少贫困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在墨西哥,大众媒体被认为是解决水问题、唤起公众注意和参与的关键性因素。通过节约用水的公益公告,唤起民众的节水意识。另外,还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吸引广大公众的参与,并组织召开涉水问题的听证会议等。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在减少贫困、社会经济发展、防止沙漠化和维系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非洲,60%~90%的社区人口的供水依赖于地下水。然而地下水受到茅厕、农药等各种污染已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影响到了饮水安全。为加强该地区对地下水的理解和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倡议对利益相关者在意识、能力、知识上加强采取切实行动,并建议在非洲水利部长理事会及国际水议程中引入“地下水及其可持续利用”议题。
????撒哈拉/萨赫勒地区跨国间的地下水层面临过度开采、水质恶化和土地沙漠化等威胁。相关国际机构和本地区各国政府开展地下水联合评价,建立共享信息数据和地区合作机制,减少和缓解地下水的跨界风险。
????发展中国家在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和机构体制建设投资之间需要一个合理的平衡,这取决于不同的水文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过去几十年,我国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正在重点建设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大江大河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但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在农村,有3.2亿人口仍未能喝上洁净水。继续保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但是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有相应的资金保证,用于政策、体制、机构、公众参与等软件方面的建设。目前,我国正在从过去以供水建设为主导,转向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开发利用水资源要重视维护水生态平衡,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定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规划和发展经济应充分考虑这些客观条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按照区域的功能进行规划和建设。如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区要限制经济开发活动。这是我国实施经济合理增长,保护生态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的转变。
????在我国西北干旱内陆河地区,地下水对维系绿洲生态和防止沙漠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沿海平原地区,维持适当的地下水位,对防止海水入侵也很重要。而当前我国这些地区的地下水都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与社会上对地下水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用水管理薄弱都有直接的关系。许多地区缺乏地下水的全面监测和有效管理。今后在这些方面切实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