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是全国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城市之一。2006年11月11日,世界银行和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调查报告中,徐州为工业废物处理率达到100%的3个城市之一。国家环保总局专家近日在一份调查报告中称,徐州作为内陆资源型工业城市率先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一个成功的创举。
变化如何产生?市委书记徐鸣强调,环保与发展同等重要。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自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同步提升,走出一条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产业变“绿”
徐州将环境保护融入到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速煤炭资源向电力能源转化,通过延伸加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把环境优化贯穿于产业调整过程中,努力做到调高、调大、调新、调外。
调高,推动产业层次提升。一方面关闭全市122家民办和乡镇煤矿,把煤炭年产量控制在2600万吨以下;另一方面,深度加工煤炭资源,防止和避免二次污染,投资30亿元发展煤电铝运一体化项目,使煤炭向脱硫电源及铝制品、煤化工的方向延伸,拉长产业链条。
调大,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无污染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以维维集团为龙头的50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使农副产品的产加销各个环节进入绿色环保通道。引进中国建材集团,整合运作全市水泥建材企业,大力推行水泥熟料干法生产,配套发展闭环式建材物流,全市水泥企业由146家减少到49家,水泥粉尘年排放量削减60%以上。
调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基础,严格落实区域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措施。目前,全市已形成国家批准的8个省级开发区,以不到全市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0%的GDP。
调外,推动产业外向化。一批环保标准较高的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全市基础化工的生产方式更加科学。
污水变清
徐州在优化环境中依靠财政、税收等办法,形成新的调控机制。2003年以来,徐州环境保护投资逐年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一直保持在2.22%以上,累计完成投入70多亿元。
在环保支撑上,用好财政补贴,2005年,市区污水处理费总支出8030万元,扣除收取的污水处理费5260万元,2770万元的缺口全部由市本级财政兜底。
在环保运营上,用好价格杠杆,提高了危险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收费标准,污水处理费调整到每吨0.8元,并且将在2008年之前调整到每吨1.2元,促进完成价格形成机制。
在环保推进上,用好税收手段,对环境基础设施运营单位从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社会公益事业取得的收入,全部免征营业税。
在环保考核上,用好否决机制。全面推行行政首长环保目标责任制,提高主要环保指标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作为干部任用、奖惩、评先重要依据。
近几年来,徐州加强同周边城市环保协作,健全和落实环保信息通报制度、环境污染预警制度、环境治理同步机制,协调推进区域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解决了水源污染问题。
徐州大力实施了碧水工程,全面推进达标排放,先后建设了奎河、荆马河、三八河等一批大型污水处理厂,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6.28%。建立了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天空变蓝
徐州实施蓝天工程,按照“扶大关小,以关促治,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思路,关闭47家小水泥、117家小造纸,全面彻底关闭民办和乡镇小煤窑,拆除了646台锅炉,拔掉了市区中心区的740根烟囱;加快煤改气步伐,使城市呈现“煤城不燃煤,市区无黑烟”、“大地不扬尘,水泥无粉尘”、“化工无气味,市区无酸雨”的环境景观。
徐州市区建成51.4公里截污管道和2座大型垃圾处理厂,添置了一大批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车,全面提升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医疗废弃物焚烧率,市区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加大噪声监控治理力度,对各类车辆违禁鸣笛严管重罚,取缔20000多违章摊点和违规市场,使城市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73.2%。重点整治了447个居民小区,拆除“破、旧、违、小”建筑物800多万平方米,清除2200多处卫生死角,新建改建200多座环保型公厕,增加269处休闲场所。
通过在老城区实施山体护绿、环湖造绿、拆旧添绿等大规模高密度的绿化工程,徐州强化了净空气、除浮尘、治噪音、造美景的环保效果。全市相继建成泉山国家森林公园、骆马湖和大运河湿地等11个自然保护区,建成以30万亩红富士、40万亩三水梨、50万亩银杏园为标志的四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绿色社区、园林式居住区和园林式单位,跨进国家园林城市行列。
(经济日报 记者:谢文哲 通讯员:于百万、肖昌琦)